首页

女主之家调教

时间:2025-05-29 05:41:58 作者:长江流域法院四年间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逾45万件 浏览量:10095

  中新社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28日在重庆说,长江保护法实施四年来,2021年3月1日至今年2月28日,长江流域19省区市法院依法公正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45.74万件。

  包括刑事案件8.59万件、民事案件22.92万件、行政案件14.23万件,其中各类主体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88万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26件。

  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当日在重庆举行。杨临萍在会上通报数据时表示,长江流域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她以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为例说,各地法院依法严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犯罪,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其中,四川法院坚持“捕、运、售”全链条打击,审理非法捕捞等刑事案件1917件3383人,贵州法院依法严惩使用“电毒炸”“绝户网”等方式严重危害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非法捕捞行为。

  在此期间,长江流域环境资源案件裁判规则得到丰富完善。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最高法制定、修订环境污染犯罪、生态环境侵权、环境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司法解释22件,发布包括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公益诉讼等专题指导性案例45件。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裁判规则指引,最高法28日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这批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长江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人民法院必须担负起的责任。”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会上表示,要坚持系统保护,扭住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这个关键,把维护生态安全、污染防治、恢复性司法落到实处。(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9月6日央行开展141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北京市顺义区不断强化交通路网一体化建设,持续加强东北部交通枢纽作用,会同华北空管局实现空域终端协同管理;首都机场廊坊城市航站楼开启试运行,成为全国首座服务“两市三场”的城市航站楼;主动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顺义西站顺利完工;全力推进京密高速二期、通怀路、宋梁路北延等项目建设,R4线一期纳入全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一小时通达京津冀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协同发展的“大棋局”越“走”越畅。

南方大部阴雨绵绵 西北华北将遭遇沙尘天气

悉尼3月19日电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9news”19日报道,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当日决定继续保持基准利率在4.3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

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作出要求,开始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能够承载的规模进行评价,2019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各类功能空间,中国开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组织完成全国、区域、省、市等各级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此作为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态空间、海洋开发利用空间的科学基础。

中新教育 | 培养拔尖人才新探索 复旦相辉学堂首次招生

以色列袭击加沙多地 拉法多处成“空城”

从创作到演出,戏剧艺术的国际交流不断密集加深,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者随之面对艺术的共性和差异性的问题,面临着既要保持艺术作品的文化真实和艺术性,又要被不同背景的国际观众所理解和欣赏的多重挑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